缝纫机结构由机头、台板和机架组成。550W的离合式电动机装在台板底面,其传动轮和机头的手轮用三角胶带联接,踩下机架上的踏板使电机的离合器合拢带动机头运转。操纵踏板控制离合器的合紧程度,即可获得不同的缝纫速度。典型的机头结构由机头的刺布、挑线、钩线、绷覆盖线机构共同协调动作完成覆盖链式线迹;由针距调节、差动或无差动送料机构实现设定针距的、连续的线缝,适应有弹性的缝料。有些由于要缝制特种工件,因此还必须配置如缝松紧带的差动滚轮进给机构和压料辊子。各类绷缝缝纫机完成的基本线迹主要有:三线或四线单面覆盖链式线迹,四线或五线双面覆盖链式线迹。三线或四线单面覆盖链式线迹的形成过程是:2根或3根机针在缝料上穿孔,将针线引过缝料;这时在缝料下面带有梭线的钩梭穿入全部针线的线环中,机针上升后针线套在钩梭上(也即套在梭线上);然后送料机构将缝料向前移送一定距离,机针第二次带着针线穿过缝料并套进钩梭上的梭线线环中;钩梭后退后将梭线套在机针上(也即套在针线上)并迅即又向前运动,再次带着梭线穿入针线的线环中;机针上升后针线又一次套在钩梭上,送料机构又将缝料向前移送一定距离,同时针杆挑线将针线、凸轮挑线将梭线收紧,完成一个单面覆盖链式线迹。这样重复循环运动,形成线缝。
相对于普通缝纫机而言,半自动和全自动缝纫机的优势在于:1.可以完成普通缝纫机无法完成的一些功能例如:自动停针位、自动线迹技术、自动加固缝、自动缝绣、自动换色线、慢速启动、镜像变换、花样缩放、花样旋转、另设起缝原点、功能显示等功能。2.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半自动和全自动缝纫机可以根据缝制过程中条件的变化,在检测和反馈后自动进行设定的缝制工作。如:激光或红外衣片定位、自动缝边、厚薄缝料缝线张力自动调整、自动变速、自动变转矩、自动剪线、自动补针、自动抬压脚、人机对话用户编程、缝纫过程实事跟踪等。3.扩大了缝纫机的应用范围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缝纫机可以把用普通缝纫机很难完成的工作简单化,可以用一台机器完成多个工序。4.减少机械零部件的应用由于半自动和全自动缝纫机采用了电脑控制,原来需要由机械机构实施的运动的都有电机来替代,减少大量的机械零件。简化了运动和结构。5.操作省力
关于缝纫机是谁发明的,一向众说纷纭。其实,第一台缝纫机是美国人伊莱亚斯·豪(1819-1867)发明的(zhuanli号:4750)。伊莱亚斯·豪生长于马萨诸塞州的斯宾塞,并于当地一家纺织厂由学徒工成长为一名能干的机械师。也许是兴趣所致,他潜心于缝纫机的研究,到1845年4月,终于创造出一台实用的缝纫机。公开演示证明,他的发明要比敏捷的缝纫手工操作效率高出5倍。伊莱亚斯·豪因自己发明的机械在美国的市场化难以成功,遂于1846年去英国,并将机器的英国版权卖与一位生产妇女束胸、鞋和雨伞的大制造商威廉·托马斯。但当他返回美国之际,却发现一些制造商,包括艾萨克·胜家已经开始生产和销售与他发明类似的缝纫机,于是一场旷日持久、从1849-1854长达5年的维权诉讼开始了,并且最终捍卫了自己的zhuanli权。1865年,豪在康涅狄格建立了BridgeportHowe(豪)机械企业,其产品在1867年巴黎展会上赢得金奖。
从缝纫机的发展历史来看,人们一直希翼发明功能强大的缝纫机代替普通缝纫机,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摆脱出来,解决用工紧张的实际矛盾;盐城全自动缝包机从缝纫机发展的趋势来看,这种缝纫机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全自动缝制设备,另一种是半自动缝制设备;而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全自动缝纫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如半自动缝纫机有优势;全自动缝包机厂家从理论推断上看,缝纫机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高,操作越简便,理应越受欢迎。但现实给出的结果是:服装业工艺需求千变万化,全自动缝纫机不仅造价太高,其适用范围往往受到服装工艺的限制,而不能将其各项优势发挥到极致。而反观半自动缝纫机,对服装工艺的适应性较强,造价相对低廉,在用户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近年来受到服装企业等客户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