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已淡出人们视野的产品正以轻巧灵便、功能多样化及外观设计时尚化的全新形象重新进入千百万中国家庭,因此也相应地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1、一针断线,断线头呈切割状。分析:机针装反或机针没有装足,致使机针太低。缝料偏硬,机针偏细或压脚压力过大。处理方法:检查机针的安装和针杆连接轴螺钉是否松动。更换机针或调整压脚压力。2、缝线在断头两端呈卷曲状,并带有短须。分析:夹线过紧或缝线在缝纫时发生拌绕。缝线被摆梭挤入梭床导向槽。缝线腐脆易打结,质量差,过线部位有毛刺。处理方法:调换夹线片压力并检查过线线路排除拌绕。检查摆梭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摆梭。砂光过线部位,更换缝线。3、缝料下部积线重,无法形成针距而断线,断线头马尾状。分析:送布牙过低,缝料停止不前积线过多而断。送布与线步调不合被扎断。压脚,机针松动,阻碍缝料运行。处理方法:抬高送布牙、调整送布凸轮定位角度、紧固压脚和机针螺钉
缝纫机结构由机头、台板和机架组成。550W的离合式电动机装在台板底面,其传动轮和机头的手轮用三角胶带联接,踩下机架上的踏板使电机的离合器合拢带动机头运转。操纵踏板控制离合器的合紧程度,即可获得不同的缝纫速度。典型的机头结构由机头的刺布、挑线、钩线、绷覆盖线机构共同协调动作完成覆盖链式线迹;由针距调节、差动或无差动送料机构实现设定针距的、连续的线缝,适应有弹性的缝料。有些由于要缝制特种工件,因此还必须配置如缝松紧带的差动滚轮进给机构和压料辊子。各类绷缝缝纫机完成的基本线迹主要有:三线或四线单面覆盖链式线迹,四线或五线双面覆盖链式线迹。三线或四线单面覆盖链式线迹的形成过程是:2根或3根机针在缝料上穿孔,将针线引过缝料;这时在缝料下面带有梭线的钩梭穿入全部针线的线环中,机针上升后针线套在钩梭上(也即套在梭线上);然后送料机构将缝料向前移送一定距离,机针第二次带着针线穿过缝料并套进钩梭上的梭线线环中;钩梭后退后将梭线套在机针上(也即套在针线上)并迅即又向前运动,再次带着梭线穿入针线的线环中;机针上升后针线又一次套在钩梭上,送料机构又将缝料向前移送一定距离,同时针杆挑线将针线、凸轮挑线将梭线收紧,完成一个单面覆盖链式线迹。这样重复循环运动,形成线缝。
工业使用的特厚料和家用的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针杆的调节上,不过大家不用担心针杆出现故障如何解决,因为接下来工缝的小编主要是和大家讲下如何解决特厚料针杆上下不动的问题。如果出现针杆和压脚都不动,但是大轮可以正常转动,小轮不转动且把梭床取下来针杆就会断掉的情况,建议大家首先考虑能否将梭床取下使针杆正常运转,若能则说明是梭床的安装方法不恰当或梭床里面含有线头等将其卡死导致特厚料缝纫机不能正常运转,只需要大家清理梭床后重新安装即可。其次,若是将梭床取掉后仍不能让针杆运转则需要考虑重新更换梭床和针杆。
1、缝制中的突然停车;电源指示灯亮,但手转轮重滞不堪。可能原因(以下简称“原因”):缝纫机长期工作在低速状态;机器过热可能造成电机电源自动关闭。解决办法(以下简称“解决”):关闭电源并等待20分钟,保险装置会重新启动,缝纫机准备开始工作。2、不走针原因:面线用完;压脚未放下;梭线轴不在正确位置。解决:替换空线轴、重新认针;放下压脚;梭线轴压到底并向左归位;调低扣眼杆3、缝纫机欲行而止原因:压脚不匹配或机针冲撞压脚;机针脱落并卡入钩针。解决:替换压脚;取出机针并安装新针。4、面线断线原因:上线方式不当;线打结;线张力过大;机针弯曲、钝尖或有砂眼;机针号型不合;机针安置不妥;针线配合失当;缝纫初速过快;穿线未经挑线器。解决:重新正常上线;消除线上打结;调整夹线器压力;替换机针;替换适当号型的机针;妥当安置机针;换线或换针;以中速启动缝纫机;检查上线步骤。5、底线断线原因:梭芯未被完全插入梭壳;梭芯被线缠绕;梭芯在梭壳内运转不畅;梭壳内或梭上有纱线。解决:仔细将梭芯重装入梭壳;整理梭壳出线;检查梭芯可能受损;清理梭壳及梭芯。
关于缝纫机是谁发明的,一向众说纷纭。其实,第一台缝纫机是美国人伊莱亚斯·豪(1819-1867)发明的(zhuanli号:4750)。伊莱亚斯·豪生长于马萨诸塞州的斯宾塞,并于当地一家纺织厂由学徒工成长为一名能干的机械师。也许是兴趣所致,他潜心于缝纫机的研究,到1845年4月,终于创造出一台实用的缝纫机。公开演示证明,他的发明要比敏捷的熨斗缝纫手工操作效率高出5倍。伊莱亚斯·豪因自己发明的机械在美国的市场化难以成功,遂于1846年去英国,并将机器的英国版权卖与一位生产妇女束胸、鞋和雨伞的大制造商威廉·托马斯。但当他返回美国之际,却发现一些熨斗企业制造商,包括艾萨克·胜家已经开始生产和销售与他发明类似的缝纫机,于是一场旷日持久、从1849-1854长达5年的维权诉讼开始了,并且最终捍卫了自己的zhuanli权。1865年,豪在康涅狄格建立了BridgeportHowe(豪)机械企业,其产品在1867年巴黎展会上赢得金奖。